不管是複雜的廚具還是簡單的椅子,葉玄源的作品完全不用一根釘子。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
兩情相悅的結合,多美!傳統木工師葉玄源說,只用榫和卯做成的家具,不僅實用,還是件藝術品。
榫卯工藝坊負責人葉玄源,是台東公東高工木工科74年畢業生,目前全台東僅有他一人使用傳統的榫卯方法製作家具,傳承學校的精神。
葉玄源的工作室,有一套2坪大的廚具,將近百塊木板組成,還有1張漂流木做成的椅子,不管是複雜的廚具還是簡單的椅子,完全找不到一根釘子,「和學校教的完全一樣」。
葉玄源手上有一件趕工的案子,幫寺廟製作1張3層的神桌,精緻的手工就像用模子打造的。葉玄源說,這個神桌如果用釘槍,3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,用傳統工法得費時3個月。
榫卯工藝坊負責人葉玄源,目前台東僅有他一人使用傳統的榫卯方法製作家具。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
他接著說,花3個月和花3天的時間做出來的成品,價格卻完全一樣,雖然市場接受度還可以,但是「價位不成比例」。這也是台東只剩他一人以傳統方法製作家具的原因。
「有興趣才會堅持下去」,葉玄源會選擇念木工科是因為興趣。他說,小時候看到左鄰右舍整修庭院,剩下的木頭就會撿回家,做成一些工藝品,「國中時,班上很多同學固定書包的 木框,都是我做的」。
除了興趣外,當時台東公東高工的木工科是當紅炸子雞,大家搶著念,葉玄源74年畢業,75年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獲得第3名。
畢業後,他就到東區職訓中心任教,一待就是20年,4年前離開職訓中心。葉玄源說,教書雖然可以將榫卯的技藝傳承,但是他喜歡更自由的創作空間,因此成立工作室,晚上則回學校傳承技藝給學弟妹,這也是公東高工的「師徒制」。
工作室的角落,有個木箱。學校畢業至今,葉玄源30年來未曾離開木工行業,這個木箱也陪著他30年,木箱內有刨刀、鑿刀、扁鑽、鋸子和鐵鎚,這是傳統木工必備的工具。每樣工具木質部,都因為手澤更顯得溫潤光亮,葉玄源的技術也淬鍊得更精進。
104年4月,葉玄源獲邀擔任全國技能競賽的裁判。
榫卯工藝坊負責人葉玄源,目前台東僅有他一人使用傳統的榫卯方法製作家具。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
雖然桃李滿天下,教育部也推展傳統木工,但是葉玄源對於木工的未來,還是很憂心。他說,傳統技術和現代工法的「價位」懸殊,很難預測傳統木工的未來,但是不管如何,他還是會繼續傳承下去。
葉玄源說,他傳承的不僅是學校的木工精神,也傳承著一份使命,讓傳統技藝成為藝術。
完全不用金屬釘子,全憑榫、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、粗細斜直,連接合理,面面俱到。榫、卯是兩情相悅結合,不像用釘子不甘不願硬湊在一起。(中央社記者盧太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