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970家計一肩扛
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,中小企業紛紛冒出頭,娛樂消費能力提高,加上外商、觀光客來台人數增加,北投溫泉鄉、酒店、「豆干厝」(新北市三重區過去的聲色場所,因違章建物外形四四方方,被稱為豆干厝)林立,那卡西、駐唱文化也跟著蓬勃發展。那時公務員一個月薪水1980元,在北投唱那卡西一小時就能分到100元,「唱歌」成為分擔家計的一種方式。
這時候的江蕙
-
1980悲苦歌喉伴遊子
1980年代「台灣錢淹腳目」,熱錢湧入、股市攀高、房價三級跳,到台北打拚賺大錢成了中南部青年心中最美好的想像。鄉村人口大量到都市工作,心中揣著分離苦楚,卻又發現都市生活沒有想像中的美好,即使政府厲行「說國語運動」,離鄉背井的青年仍需靠在地色彩較濃厚的台語歌曲撫慰鄉愁,讓1980年代台語歌瀰漫無奈的江湖味。
這時候的江蕙
-
1990江蕙時代到了!
1990年代,解除戒嚴後,政府不再查禁歌曲,長期受壓抑的音樂產業發行量大幅提升,創作概念也變得多元。台語歌曲早期的苦情形象,被人民自主、批判社會的風潮取代,如黑名單工作室「抓狂歌」專輯結合傳統民謠和RAP,林強的「向前行」等,都是當時經典代表。此時無論國台語音樂市場,購買唱片的年齡層大幅下降,年輕學子成消費主力,「偶像歌手」風潮隨之興起。
這時候的江蕙
-
2015台語天后縱橫歌壇
到了2000年,台語歌受全球化影響,揉雜台灣草根、西洋曲風、文化等,呈現出新面貌。台語歌市場大量出現結合 R&B 、RAP、嘻哈、電音舞曲的台語歌創作,謝金燕「YoYo姊妹」讓她博得「電音天后」的稱號;黃妃「追追追」或荒山亮則讓布袋戲歌曲呈現全新面貌。
這時候的江蕙
-
江蕙啊!聽我講
點我留言
-
家計一肩扛
為了生計,江蕙的父母湊了一筆錢,把9歲的江蕙送去學唱歌,從她記熟第一首日文歌「愛你入骨」開始,就與歌唱結下不解之緣,日復一日靠著天生好歌喉分攤家計。 小時候的江蕙不懂歌唱技巧,常常扯著喉嚨嘶吼,唱到聲音沙啞才收工。18歲江蕙遭遇「倒嗓」危機,試過很多方法都無效,過了半年才慢慢恢復,讓她格外珍惜自己的嗓子。 從北投飯店、三重「豆干厝」唱到中山北路的酒店,江蕙靠著走唱生涯累積雄厚的歌唱實力。1981年,江蕙在秀場獲製作人黃義雄賞識,終於獲得發行唱片的機會。
點擊右上角X回到上一頁 -
悲苦歌喉伴遊子
1983年,江蕙正式出道。當遍嘗社會冷暖的江蕙,用悲苦嗓音唱出「踏出社會為著將來 離開故鄉走天涯 那知命運這呢壞 前途茫茫像大海 無論三年亦五載 受盡風霜也忍耐(你著忍耐)」,一曲道破年輕人的心聲,她的第一張台語專輯「你著忍耐」大受市場歡迎,但歌紅人沒紅。
直到1984年江蕙才初次嘗到走紅的滋味。「綜藝一百」是當時最紅的電視節目,節目裡的歌曲排行榜更是兵家必爭之地,連江蕙母親病重都還在關心,問江淑娜「妳阿姐的歌,今嘛已經到第幾名了?」那年「惜別的海岸」爆紅,在綜藝一百音樂排行第六名。母親的驟逝,讓江蕙留下無限遺憾,卻也使她後來演唱追憶傳統女性角色的歌曲,更能唱入聽眾心坎。
「惜別的海岸」讓江蕙爆紅,她溫婉的歌聲,傾訴著「為著環境 袂凍來完成 那段永遠難忘的戀情。」歌詞貼切描述了異鄉遊子們的心情,那些「幸福的前程」一直沒有來,但犧牲的戀情、離鄉的痛苦卻如此真實。江蕙的歌聲成為心靈的慰藉,在汗流浹背的工地裡、機械乏味的生產線上,陪著無數青年男女,走過苦澀的青春歲月。
點擊右上角X回到上一頁 -
江蕙時代到了!
台語歌也受到「偶像歌手」風潮影響,點將唱片發行「酒後的心聲」時,包含企畫、收歌、後製都採製作國語唱片的經驗和觀點,連江蕙都一度懷疑市場能否接受,但市場反應超乎預期,創下台語音樂史上唯一一次百萬專輯銷售紀錄。
「酒後的心聲」讓江蕙擺脫以往悲苦女子形象,用年輕明亮的造型打進流行市場。
「啊 我無醉 我無醉 無醉 請你嘸免同情我」,這首歌打破市場藩籬,無論藍領、白領都醉倒在江蕙的歌聲裡。製作人黃義雄接受採訪時曾豪氣萬千地說,「江蕙時代到了」!
點擊右上角X回到上一頁 -
台語天后縱橫歌壇
已是歌壇大姊大的江蕙,開始嘗試多樣內容和曲風。感人至深的「家後」深刻描述牽手情,「落雨聲」、「博杯」敘述親情,「甲你攬牢牢」唱出社會關懷等。脫離苦情、酒國風塵形象,讓二姊江蕙的作品感動更多人。
2015年1月,江蕙在巡迴演唱會記者會含淚宣布將告別歌壇,「回到10歲之前那個沒有鎂光燈的日子」。這個消息震驚各界,立刻掀起歌迷搶票風潮。9萬張演唱會門票26分鐘售罄,許多徹夜排隊的民眾搶不到票、黃牛猖獗,怨聲四起,網友形容為「江蕙事變」。
唱了一輩子的歌,江蕙形容台語歌是她的命,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,縱使萬般不捨,她決定親自為歌手生涯畫下完美句點,「希望以後大家想到江蕙這個人,心裡是溫暖的,嘴角是上揚的」。從絢麗舞台回歸平凡日常,就像「藝界人生」歌詞「有人欣賞阮的歌藝 有人好奇阮的感情 落台後 只是平凡的女性。」江蕙,再會!
點擊右上角X回到上一頁 -
江蕙對台灣歌壇的貢獻不會被遺忘,有什麼想對二姊江蕙說的話,或想分享和二姊的小故事?歡迎留言,讓我們一起牢牢記住這段感人的「江蕙時代」!
點擊右上角X回到上一頁